哼哧哼哧写一篇年度读书总结,发出来2天点阅量不过4万;随手写一篇和八卦有关的文字,没几个小时就突破了10万。有读者留言赞叹:原来你说你想写10万+就能写是真的。不是真的,我做不到。
其实最近这两三年,网络上的长文阅读受到短视频的极大冲击,阅读量持续下降。如果前些年公众号火爆的时候,没有保持日更,把读者数量提升至数百万量级,那么如今想要写出一篇10万+的文章就会非常困难。好在今年的情况有些变化,感觉是这种漫长的失血过程终于触底反弹。要么是读者少无再少,要么是微信公众号的推荐功能开始发挥作用,阅读量终于不再继续下跌。
对于这种变化我自己并没有任何想要抱怨的地方,我并不真的认为人们都会喜欢读读书总结,也不认为事情就应该这样。大众喜欢八卦才是世间的真实,这种真实并不以我的意志而发生任何转移。
古时候有没有八卦?我认为是有的,而且应该还很多。只是说古时候是精英文化,能够写在纸上流传下来的文字大多很严肃。大众喜欢的东西,没有什么机会变成书然后流传。但我看古人写笔记的时候都很风趣,充满了活力,而且表现相当之八卦,兴致勃勃地记录各种家长里短,恩怨情仇。
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大众文化兴起的过程,互联网的进程就是大众文化全面获胜的过程。先是报纸、广播和电视,让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人民大众一起讨论八卦成为可能。然后是互联网,通过票选机制,通过转发机制,通过算法机制,把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内容推到最高最显眼处。大众的喜好,就是世界流行的喜好。马丁·斯科塞斯老爷爷感叹漫威电影不是真的电影,他不理解漫威电影在大众文化里是通用语,而他认定的真正电影则是方言。
我们这一代互联网上的作家其实搭了最少两轮大众文化的便车。第一轮是报纸市场化,出现了大量服务市民生活的都市报,需要随笔和散文去填补文艺副刊的版面。第二轮是互联网的兴起,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作者从那些一辈子没用过电脑突然开始用手机上网的人群里,收获了一大批原本无论如何也触达不到的读者。网络小说作家甚至还搭上了第三轮,通过自己作品的影视化,又倒卷回来一批新读者。
回想我早期在新浪论坛里的金庸客栈活动,参加针对电视剧《笑傲江湖》的狂欢。那是什么?那是电视剧,一群大陆初代网民聚集在一起讨论电视剧剧情,和原著做比较。虽然看起来是披着文艺评论的外衣,其实就是参与大众文化的传播。为什么是电视剧,为什么是武侠题材,而不是李永刚老师《思想的境界》?这些细想起来都很有趣。
我想,是不是可以这么说:整个互联网的底子就是大众文化?或者说,整个互联网的方向就是朝着大众文化直奔而去?这么说其实有许多现实的考量,互联网上的人太多,信息也太多,所以信息分发就是一种必然。最早期读者订阅什么,就能看到什么的方式,很快就因为信息过载而无法运作。平台要利用算法,向读者推荐他们最可能感兴趣的内容,否则双方都会非常失望。
对于我这样的作者,这意味着必须去写一些大众欢迎的内容,才可能赢得算法的推荐。赢得算法的推荐,才能触达更多读者。触达更多读者,才可能从中筛选出真正适合并且愿意看我文章的人。我发现一个让人伤感的现象:每一次发布一篇10万+的文章,都会带来一些“新读者”留言。我点开他们的资料卡看,发现他们早已关注我许多年,但是此前没有任何互动。也就是说,10万+的文章能够唤醒休眠读者。同时也说明,大量读者在关注之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,直到他们看见一篇广泛传播的文字。
也不是真的休眠,他们在别处可能是极度活跃的用户。但别处很可能和文字没有任何关系,可能是游戏,可能是视频,又或者是特定的群组---他们只是对长文休眠,但八卦可以唤醒。
对于网络写作者而言,需要极为小心地把握平衡。完全以市场为导向,彻底投身大众文化,可能会丧失自我,变成职业奶牛;完全以创作为导向,彻底不去理会大众文化,可能很快就被算法封闭,消失在互联网的角落。我不由得想起传说中苏东坡的诗:无竹令人俗,无肉令人瘦。以及那句对他诗句的消解:若想不俗不瘦,来碗竹笋炖肉。
题图摄影:Dylan Posso
图片授权基于:www.unsplash.com相关授权协议
槽边往事****和菜头 出品
****【微信号】Bitsea
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,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。
请你相信我:
我所说的每一句话,
都是错的